齐鲁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中心建成,培养优秀高校人才
作者:校办来源:网友投稿时间:2024-03-10 22:44次
摘要: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如火如荼,齐鲁理工学院中德智能制造技术中心建设项目新近落地生根。项目旨在引进德国制造业先进行业标准,借鉴德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,整合利用国内外优质教
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如火如荼,齐鲁理工学院“中德智能制造技术中心建设项目”新近落地生根。项目旨在引进德国制造业先进行业标准,借鉴德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,整合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和研发力量,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、学科优势,为山东智能制造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。
据了解,齐鲁理工学院从2019年开始探索中德合作。其间,学校校长常翠鸣一行,跟随济南市赴德考察团前往德国法兰克福参加“德国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中的济南新机遇”中德合作项目推介会及中德合作签约仪式。最终,学校与德国莱茵科斯特有限公司总裁艾瑞克·莫斯科瓦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。双方就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自动化、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专业建设、技术服务、项目研发、“双师型”师资培养、课程及教材建设,以及引进德国工商联合会IHK考核体系等达成合作协议。
“中德智能制造技术中心”正是双方在协议基础上共同建设。根据协议,齐鲁理工学院引进德国工业4.0标准的智能制造技术,集成了智能装配生产系统、立体仓库及智能物流系统、自动检测及质量控制系统、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、制造执行MES系统、企业资源计划SAD-ERP系统,可提供全方位、一站式工业智能制造技术的示范、培训、技术服务。目前中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。
根据规划,项目将在两年内建成集人才培养、科技研发及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中德智能制造技术中心。中心实现面向社会培养培训智能制造人才5000人/年;年承担科研项50余项,授权专利200余项;实现社会经济效益过亿元。
齐鲁理工学院将对该中心的建设加大投入。学校计划投入2亿元用于中心建设,其中学校投入1亿元,争取政府、社会支持经费1亿元。同时,还将搭建培训、技术研发和社会平台。建成1.3万平方米的中德智能制造技术中心大楼,引进德国高端培养、科技研发设备达到500余台套。建成功能性实验室50个,综合培训教室40个;引进高级人才100名,打造高水平教学、科研团队。
目前,根据规划,齐鲁理工学院与德国20家相关企业建立培训、研发合作关系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。
关键词:齐鲁,理工学院,智能,制造,中心,建成,培养,
- 相关文章
-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智能交通技术应用专业招生02-16
- 北大教授为我院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把脉指路12-30
- 2024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01-02
- 四川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招生11-01
- 四川理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招生01-09
- 四川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招生02-11
- 四川理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招生02-09
-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智能交通技术应用专业01-17
- 四川理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09-10
- 四川理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12-22
- 四川理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09-10
- 四川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09-09